Tks Full House 提克斯國際餐飲- 男人手作精品會展外燴餐飲客製化領導品牌 環保政策 Eco-friendly (李書璇報導)根據新北市人力網最新調查顯示,將近八成的上班族有意願自行創業,創業類型又以「餐飲服務業」最多,超過五成的人表示,準備五萬到五十萬投入創業。 新北市勞工局表示,如果民眾能從可獲利市場投入新創事業,並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曝光產品資訊,將能提高創業成功的機率。 最近媒體錯誤報導DEHA使用提出質疑,依據美國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之確認,其表示包裝食品用之塑膠膜其安全性乃毋庸憂慮,經過密集的研究,FDA同意DEHA可使用在各種不同的食品包裝。 另根據美國農業部之報告,暴露於DEHA的數值仍低於『可擔憂』之數值,同時依FDA測試PVC膜包裹食物雖有DEHA釋出,但此可塑劑含量非常低。 根據在動物身上之實驗,用於塑膠膜之含量並無有毒之反應,所以在歐美國家並無禁用DEHA之規定。 統一超商在2020年宣布2030年剩食減半的目標,2021年推行四大策略方針,分別為:鮮食報廢率逐年下降、代工廠生產損耗下降、物流作業耗損下降,及門市廚餘回收率上升,持續在生產、訂貨配送、零售等三個階段,規劃剩食減量及降低食材耗損專案,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1、對象:行政院所屬中央二級機關、直轄市及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及所屬機關、學校,主辦或於其辦公廳舍及校區內辦理之會議、訓練及活動。 環保局指出,店家優惠方案不一,有的是外帶餐食免費送飲料,有的給折價券或折價,今年有一高單價咖啡店,對自備環保杯者,一杯大方讓利30元;提醒消費者,自備環保杯最好是寬口容器,外帶餐食請帶大尺寸的便當盒或保鮮盒,方便店家更有效率地填裝餐飲,也別忘了注意盛裝容器之耐熱性、耐酸性等,才能環保又健康。 four.例外排除:政府機關、學校如因無可配合之餐飲業者而無法執行減少使用一次用產品相關措施,或有其他須使用一次用產品之特殊情形(如防治傳染病噴藥人員飲食或飲水等)時。 環保署資源回收基金管理委員會表示,疫情讓原本使用環保餐具的店家改用紙餐具,也讓外送平台的接單量大增,這是今年上半年紙容器回收量大增的原因。 市長黃偉哲呼籲民眾,外帶、外送多使用環保容器盛裝,優先選擇響應「減廢日」店家,既鼓勵支持環保店家,自身又享優惠,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餐飲業進入門檻低,加上商品同質性高,因此容易被快速模仿,隨著同業之間競爭加劇,餐飲市場逐漸趨於飽和,為強化市場競爭力,愈來愈多業者嘗試提供多元化服務,並致力於服務品質的提升,積極建立品牌形象,強化商品附加價值,創造差異化的服務體驗,以與其他業者做出區隔。 自2020年起,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餐飲市場受到衝擊,傳統經營模式受到挑戰,如何在競爭愈趨激烈的餐飲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將是餐飲業者們所面臨之課題。 微型塑膠,被廣泛稱為「塑膠微粒」,但不僅限於顆粒形式,而是指直徑或長度少於5毫米的塊狀、細絲或球體的塑膠碎片,可能來自於化妝品中的柔珠或經塑膠垃圾風化分解而來。 環保署表示,目前國際間並無判定微型塑膠確切來源的具體方式,但可合理推斷微型塑膠是由各類人造塑膠物品廢棄進入環境中不斷裂解後產生,微小的塑膠易被生物誤食,常在人類不知情的情況下,經食物鏈進入人體,可能會影響人體內分泌、生殖系統,甚至有致癌之可能性。 臺南市現有31處無包裝洗衣精補充站,自備空瓶容器即可以較優惠的價格購買洗衣精,比買補充包便宜,也不會製造多餘瓶罐,省錢、環保一次到位。 整體而言,雖然餐飲業在2021年受到疫情三級警戒影響,整體營收表現不如以往;然而,下半年隨著各項用餐限制逐漸放寬,加上王品集團、瓦城、漢來美食等大型餐飲集團相繼推出新品牌進入市場,2021下半年餐飲業景氣逐步回溫。 2022年,雖然本土疫情仍嚴峻,但由於業者的應變能力較之前三級警戒已有所提升,且消費者消費模式變的更加多元,加上政府並未重啟嚴格防疫措施,將減緩疫情對餐飲業的衝擊力道。 外燴 環保署2011年公告「一次用外帶飲料杯源頭減量及回收實施獎勵方式」,要求受管制對象須提供現金折扣、集點換購、飲料加量等優惠,以鼓勵消費者自備環保杯。 環保署8月公布今年上半年紙容器回收量為7萬3863公噸,較去年同期的2.8萬噸,多出近2倍,更遠遠高出2018年整年回收量的4萬多公噸。 外燴設備零售商Drinkstuff發言人席格(Buzz Seager)表示,去年友善環境的環保吸管需求量急劇增加。 但他也透露,成本是一大問題,「用完即丟的塑膠吸管和友善生態的替代品,兩者之間的價差仍是推廣環保吸管的障礙。」 塑膠吸管生產商Primaplast創辦人兼執行長席丹塔(John Sidanta)指出,生物可分解塑膠做的吸管,目前成本比起一般塑膠吸管貴上五六倍。 他接著說:「禁用塑膠吸管雖有益環境,卻給食品服務業者帶來嚴重後果。」 需求者權益受損 吸管製造商表示,直接下封殺令並非解決之道,反而傷害到吸管需求者的權益,例如失能者、小孩和年長者。 Plastico執行長威金斯(Caroline Wiggins)指出:「塑膠是好材料而且用途多多,癥結出在廢棄物收集,主要缺乏回收機制。」為解決這個問題,Plastico主動回收顧客丟棄的吸管。 製作一次性餐具的Dispo公司主管霍爾(Rob Hall)表示,提升廢棄物回收率才是上策,比全面禁用還好。 檢送台南市政府教育局「行政機關、學校減少使用免洗餐具及包裝飲用 水作業指引」及循環容器團訂外送店家名單資訊各一份, 詳如說明,請查照。 環保局表示,塑膠製品長期之使用,為人類帶來便利性,但在無形中已對生活環境、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現行各項政策推行之目的,主要希望逐步改變人類生活習慣,而不僅僅是末端防堵之手段。 最後,仍有賴於全體縣民共同參與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源頭減量,保護澎湖珍貴的海洋生態,期望民眾配合減塑運動,養成資源回收的好習慣,達到資源循環再利用的優質低碳生活。 塑膠吸管業者面臨生存大考驗,多個國家與城市以污染環境為由,呼籲店家和消費者棄用吸管,台灣也有逐步全面禁用的打算。 世界經濟論壇曾發布報告警告,到了2050年,海洋塑膠垃圾的重量會超越全球海洋魚類,吸管便是其中一大禍首,因為絕大部分從未回收。 歐盟積極推動2030年前禁用一次性塑膠產品,吸管也包含在內,部分會員國甚至加快腳步將禁用時程提前。 英國環境大臣戈夫(Michael Gove)2月接受媒體訪問時暗示,英國可能對塑膠吸管下封殺令。 他在天空新聞(Sky News)受訪指出:「我希望竭盡所能禁用塑膠吸管,我們正在詳加研究可以頒布禁令的適當時機。」 戈夫並聲稱英國脫歐後,塑膠吸管禁令更容易推行。